姓 名: 王 华 性别: 男 出生年月:1980.12
最后学历:研究生 最后学位: 博士 职称:副教授
一级学科: 社会学 担任导师:硕士生导师
主讲课程:文化人类学/小组工作/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
研究方向:太湖区域文化研究
主持项目(近五年):
1、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《生态治理背景下太湖渔民身份转型研究》(编号:15YJC840034);
2、2014年江苏省社科联项目《安全食品的社会信任体系构建研究》(编号:14SWC-057);
3、2014年江南大学社科项目《生态文明建设中跨国企业与地方群体的社会空间关系研究》(编号:Z20141100014);
4、2012年南京农业大学《万国鼎人文基金项目》(编号:WGD201301);
5、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《在城市中争取公民权:南京城区农民工的公民身份研究》(编号:CX10B_018R)。
主要论著 (近五年):
1、《空间、记忆与他者:苏南回民村族群认同的建构》,《西北民族研究》,2016(2),(CSSCI);
2、《门槛之外:城市劳务市场中的底边人群》(专著),知识产权出版社,2016年7月;
3、《伊斯兰文化的想象与再造》,《北方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14(6),(CSSCI);
4、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城镇化建设》,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14(12),(CSSCI);
5、《关于民族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思考》,《民族教育研究》,2014(4),(CSSCI);
6、《人性之窗:简明人类学概论》(合译)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4年9月,。
7、《农民工及其性疾病的实证研究》,《云南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13(6),(CSSCI);
8、《农村高音喇叭的权力隐喻》,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(社哲版)》,2013(4),(CSSCI);
9、《中国身体政治的研究旨趣及其启示》,《安徽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3(1);
10、《中国的城市化与失地农民》,《中国研究》(CSSCI集刊),2012(秋季)第14期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;
11、《身体政治与女性农民工》,《云南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12(1),(CSSCI,全文收录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《妇女研究》2012年第4期);
12、2011(5),《空间的底边与底边的空间》,《江苏行政学院学报》(CSSCI);(全文收录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《社会学》2011年第12期);
13、《农民工的脸面观》,《扬州大学学报(人文社科版)》,2011(3),(中文核心);
14、《便衣群体的社会剥夺之样态分析》,《安徽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,2011(2);
15、《1949年前华北农村土改中的阶级划分标准及影响》,《济宁学院学报》,2011(1)。
参加的学术会议(近五年):
2016,中国社会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,兰州大学,7月16-18日。
2015,中国人类学学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:全球化中的中国人类学,厦门大学,12月19-20日。
2015,全球化时代的田野工作与民族志国际学术工作坊,南京大学,7月1-2日。
2014,多彩贵州原生态文化国际论坛暨2014首届海峡两岸人类学青年论坛。
2013,台湾清华大学主办的海峡两岸人类学论坛,发表论文演讲《农村高音喇叭的权力隐喻》,6月27日——7月4日。
2012,南京大学、京都大学(日本)之社会学人类学博士论坛论文演讲,南京大学,9月21日。
2011,厦门大学社会学系举办的“女性 身体 权力”研讨会,发表论文演讲《从身体政治谈底边的农民工》,12月13——14日。
2011,第四届人类学论坛Asian Anthropology: Materiality, Movement, and Change in Practice,论文演讲,香港中文大学,12月9-10日。
2011,香港社会学年会,论文演讲,香港中文大学,12月3日。
2011,中国农村研究青年论坛,论文演讲,南京大学,11月3日。
2011,南京大学、京都大学(日本)之社会学人类学博士论坛主题演讲,南京大学,9月16日。
社会学术兼职:
中国人类学学会理事, 2015年起 ;人类学高级论坛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席,2016年起;江苏省社会心理学学会委员,2011年起。
联系方法:wangh8012@jiangnan.edu.cn.